此非外之入风,乃以肝邪为言也。 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
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而甘为补也。凡见阴气上腾诸症,不必延至脱时,而始用回阳,务见机于早,即以回阳镇纳诸方投之,万不致酿成脱症之候矣。
求得其本,然后可以施治。缓筋,支别之柔筋也。
此二法似用后者为便。二脏相为表里,故治同。
“有知余绪”,谓察其本,知其末也。作,言病见于外,不期而发也。
阳气盛于上,则下气并而上行,并则逆,逆则乱,阳气乱则神明失守,故暴不知人也。然但宜衰其大半,盒饭止药,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