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少阴脉浮不出,则下焦阳虚,寒气聚于阴器,不得发泄,故病疝阴肿大而痛也。缘素为客邪所据,本藏之气,已失其守,尚赖中州胃气为主,即有表邪,不可发汗,恐胃中之气液两伤,本藏失养,则所不胜之邪,因而同病也。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右一味,以蜜二筋,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则火旺,火旺则制金,金被制则木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目录>卷二\痉湿病暍脉证并治第二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动气在下,肾气不治,脾不恒德。
汗既不可,下亦不可,均为阳虚故也。断无烦热用干姜,结痛用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